2016年7月3日,活了26年,第一次到龍洞、第一次做自由潛水的海洋訓練、第一次潛到12.9米、第一次到龍洞跳水台看人跳水、第一次體驗與愛上這份寧靜與廣闊⋯⋯。
「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在生命中再次驗證:你猜得到潛水、瑜珈、自潛三者的共通點嗎?不單單體會人體中Everything is connected! 這些宇宙中的A、B、C、D 也奉行這樣的哲學~
在美國Orlando學Scuba Diving的時候,很幸運地遇到在Disney Epcot “The Nemo” 舞台劇中飾演Nemo爸爸的表演者作為我的水肺潛水教練。他的生動與專業讓我學習到潛水的最高標竿是達到一個ZEN的境界,至今都還記得雙腿盤坐的他,居然可以靜止在水中。在2014年五月,第一次拋開對瑜珈的成見(一直以來都比較喜歡可以跑跳蹦的運動),遇到義大利籍在印度進修後來到上海的瑜珈教練,她的引導讓我第一次感受到「冥想中的靜」並漸漸愛上這趟與身心對話的挑戰之旅。看似簡單的動作,在第一堂課中約莫有八成是做不到的,至今,仍然有許多的八成動作做不到的新課程,我喜歡自己接受這種看著每一天比昨天克服困難的態度,我看到了人體和大腦共同合作的美妙狀態。
而第一次認識自由潛水Free Diving是2013年冬天在一部澳洲青春影集H2O:Just Add Water (人魚奇緣),歸類於青少年與兒童電影類中。從小最喜歡的動物是海豚,喜歡游泳,喜歡迪式尼經典動畫小美人魚,更曾經幻想過上輩子是條美人魚~在看這部影集時,並沒有想到美人魚其實也是做「自由潛水」,卻第一次驚艷於自由潛水是一項極限運動,挑戰人類到海底的最大深度。2014年秋天在上海的自潛Meetup Group遇見兩位愛好自潛的女生,一個是上海人,另一個是法國人,聽了好多好多關於海洋和自由的故事。同時,也學習到它是與Scuba Diving不一樣的運動,需要在有正確指導下訓練才可以跟她們一起在泳池練習。
在上海戲劇化一年最終回演完之前,遇上了好朋友分享「如何設定目標並行動」,於是Free Diving列入2016年體驗目標。原先是看到王陽明和蔡詩蕓在菲律賓巴拉望島北方和馬爾地夫自潛的美麗世界,預計在📷❤️尼島和附近島嶼完成,但是計畫總是敵不過變化,機會來了,當然是衝了~還等什麼?
當你學得更多,你學會更謙卑。當我接觸了那廣闊未知又浩瀚深邃的海洋,我的視野又延伸了、自我縮得更小了,那是一種親身經歷之後的滿滿感動。
自由潛水可以是極限運動也可以是休閒活動,越放鬆越可以沈浸其中。它有一些限制,所幸自體免疫疾病的我是可以參與的!再次感謝短暫的生命中,可以任性選擇自己所愛,從經歷中成長。
(感激大自然賜予的創造力、感激Daddy從小到大的自然科學教室、感激在26歲之前已體悟「愛要及時」。(內埤情人灣))
*雖然蘿菈住在田中央,但是無邊際的稻田與山景還是只有池上有~(台東池上)
*台東鐵花村的鯨魚冰淇淋小車車沒有開,仍然是最美的風景。
*海洋與相框,我們都是Top Model。(台東)
過往,每每看到海洋都是各種讚嘆~哇!Wow! 不論是與最好的朋友或是陌生人,總喜歡與更多的人分享大海的一切,好好享受與海洋的深層互動。
在陸地上,我們總是以海洋為背景,紀錄他、天空與女孩的構圖。回想起2015年九月的台東之旅,原本的蘭嶼6天台東2天之旅,因為颱風過後船隻不開,反倒讓我們在台東來了一場身、心、靈深度當地遊~
*台東慢慢來民宿的早晨六點衝浪課前暖身瑜珈,超舒暢~想念台東都歷海灘,蘿菈天堂!
*清晨的沙灘,寧靜與美好。衝浪瑜珈適合在早晨時光~
*謝謝親愛Tracy為我們的瑜珈暖身留下了好多好多的回憶~
*大運管的衝浪課總是太怕受傷只愛趴在板上滑出海,事隔3年,重新在浪板上的感覺真是棒極了!Lola will be back!
第一次的龍洞自由潛水海洋訓練,從早上十點下海,十二點下課,游到龍洞跳水海域再遊回岸上登陸,已經下午兩點。我第一次了解到以往在陸上看海以及在浮潛看魚,與自由潛水所體悟到的不同。我更加期待下一次訓練的到來^_^
水底的世界好繽紛,邊探險,邊想著:「哦~大概這季的時尚圖案是從這裡來的。這個藍與那個藍都太美麗了,我要記下來~哇!是Nemo動畫電影裡面的那條魚耶~哇!那個自潛者抓到好大的章魚喔~我也想吃⋯⋯」是的,我愛海鮮~~
回家之後,剛好 報導者 The Reporter 發布兩篇關於自潛的報導:「在台灣,當一名自由潛水職業選手」以及「自由潛水的「自由」」。缺乏相關的知識以及獨潛是發生意外的主因,所以記得找到專業的教練學習喔~
引用其中文字:「台灣是個海島國家,我們對於海下的世界卻十分陌生。水肺潛水雖然是個極好的認識海底世界方式,但由於裝備昂貴,每次潛水也須負擔器材租借及潛導費,因此,在經濟考量下,讓許多人對潛水裹足不前。如今自由潛水運動的引進,多了一種更為輕鬆接近海底世界的選擇。當你不再只是在海面上看日落,或浮潛看海底,而是有能力潛入海內時,你會看見過往從未見的美麗海底,也會親眼見證我們對於海洋的危害有多麼嚴重。但無論如何,你的世界將會更加擴大,不僅是對於外在眼界,對於內在心靈更是如此。」
喜歡文中提到法國名導盧貝松的《The Big Blue 碧海藍天》,整個劇本是導演對不能再從事潛水的心願呢,濃濃的自傳色彩~2016年7月6日馬上瞧瞧這部長達3.5小時的經典,也發現光點華山電影館在最近也要再次上映這部經典:「當我身處那片湛藍,總會找不到浮出水面的理由。」「《Le Grand Bleu》是於1988年完成與首映的經典作品,其風格有別於新浪潮派,攝影一新耳目引領風騷。場景涉及南、北美洲與歐洲(希臘、義大利)等地,內容主要描寫世界深潛競賽者情感與海豚誠摯的互動故事。電子配樂亦是動聽感人。」- wiki。在二十多年後第一次看這部片,再看看這些描述,其實不難想像在當時是多麽前衛。那空靈的音樂、那純粹的愛海、那聰慧又微笑的海豚⋯⋯我可以想像盧貝松對海洋深處的癡狂。我想哪一天也會有那份與海豚心有靈犀的世界。
喜歡古雲傑在報導者影片中說的:「相信很多人都無法完全接受閉氣和水壓所帶來的痛苦,但是人體很神奇,經過一再地練習和心理建設,你會發現在水底下的舒適寧靜,讓你與不適感共存。」
「當身體呈現中性浮力或是負浮力時,身體會開始慢慢往下墜⋯⋯」
「冥想」
「內心」
「沈澱」
“Scuba Diving”
“Yoga”
“Free Diving”
我已經找到共通點,健康運動和健康飲食型態的生活方式與以上的結合,我的生命態度繼續正面積極地向前行。
2016年Free Diving這個目標,與瑜珈師資班一同帶領我進入蘿菈最不舒適圈,挑戰這些不安全感之後的美麗果實,價值連城:)希望可以早日在海底下蓋一座海綿寶寶的大鳳梨屋^_^”Are you ready kids? "Aye Aye Captain" / I can't hear you! "AYE. 海盜式的問候讓人想到冒險創意的海賊王/航海王~~
小記在海訓前的理論知識學習以及兩次的松山運動中心5米深泳池練習:感謝2016年六月梯次的大家,讓我的學習充滿樂趣。松運第二天,兩分鐘靜態閉氣練習在超級自潛狂95年小弟張丞和超酷療癒系樂器達人Wing兩位夥伴的協助下,放鬆與練習達成!第一天的松運,教練帶領我們在地板上呈現瑜珈的大休息狀態練習靜態閉氣,真的進入一個到了一分半鐘都不會覺得痛苦的狀態,而Wing分享的冥想方式(也就是幻想)也讓我提升到另一個層次。謝謝夥伴!你們好重要^_^ 回家看了一些影片,有位閉氣約超過15分鐘的魔術師也說:「就是幻想自己還在呼吸~」很神奇吧!(記得還沒學會知識理論之前切勿自行嘗試!!)
Comments